课程设置
你的位置: 首页 > 课程设置 > 女子班

【海外桥讯】乌江大桥荣膺NCE国际桥梁年度奖、国际桥梁大会聚焦结构创新与耐久技术

发布时间:2025-08-06 15:16:00  点击量:
更多

  近日,由英国《新土木工程》(New Civil Engineer)主办的NCE Bridges Awards正式揭晓。来自中国的乌江大桥荣获“国际桥梁年度项目奖,成为本年度唯一获奖的中国桥梁项目。

  乌江大桥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核心区域,桥位海拔介于375米至597米之间,最大高差达222米,地形险峻、地质复杂,施工难度极高。大桥全长1832.5米,主桥为一座504米跨径的钢管混凝土(CFST)拱桥,目前为世界最大跨径的同类型桥梁。

  该桥采用全固定结构体系,桥面板使用抗压强度高达150兆帕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结构体系、材料技术与施工工艺等方面均实现多项突破。

  NCE评审团指出,乌江大桥展现了项目团队在极端地质环境下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项目团队卓越的设计与建造水平。

  2025年7月中旬,国际桥梁大会(International Bridge Conference, IBC 2025)在美国匹兹堡隆重召开,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桥梁设计、施工与运维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桥梁工程在极端环境与未来发展中的技术路径与实践经验。

  本届大会聚焦桥梁结构在复杂地质与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响应机制与创新技术,呈现了多项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工程案例。

  其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Beaver River桥更替工程因采用就地浇筑的分段混凝土结构工艺,引发广泛关注。项目在克服复杂地形挑战的同时,实现了结构连续性与高效施工的统一,成为分段施工技术的典型应用范例。

  会议还重点展示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大桥的结构维护成果。作为美国首座采用主缆除湿系统的悬索桥,该项目在缆索防腐与结构延寿方面取得突破,为百年桥梁的可持续服役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路径。

  此外,戈迪·豪国际大桥的风洞试验研究,以及Brent Spence大桥跨越俄亥俄河的重建策略,也成为大会讨论热点,进一步反映出桥梁界对韧性设计、智慧运维及极端荷载应对的高度关注与技术探索。

  近日,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功中标塞内加尔水稻环线道路铺面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塞内加尔中西部稻米主产区,路线个月(含雨季),建设内容包括土方工程、路基路面工程及相关附属设施。

  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改善农业产区的交通条件,提升农产品运输与流通效率,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塞内加尔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地标性桥梁——金门大桥,将于2026年1月启动其抗震加固工程的最后阶段。该阶段施工周期预计约九年,总投资约18亿美元,目前仍在筹措剩余资金。

  金门大桥距离圣安德烈亚斯断层仅约六英里,曾在1989年洛马普列塔大地震中受到影响。随后,金门大桥高速公路与交通管理局启动了系统性的抗震加固计划。该项目始于1996年,历时近三十年,已完成南北引桥、高架结构、福特角拱段及锚固区等关键部位的加固。

  据项目发言人Paolo Cosulich-Schwartz介绍,已加固的桥段现具备抵御强震的能力。最后阶段将聚焦于主悬索桥及桥塔本体的结构加固,工程内容包括加装钢板、增强桁架与桥面梁、安装能量耗散装置,并为南塔重新涂装标志性的“国际橙”色涂层。

  金门大桥不仅是旧金山湾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被视为关键的生命线工程。此次抗震加固,不仅旨在提升桥梁本体的耐久性与安全性,更被视为城市韧性建设的重要实践样本,对灾害响应与区域恢复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金门大桥作为旧金山湾区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其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地区地震响应与恢复能力。此次加固计划不仅是对桥梁结构耐久性的提升,更是城市韧性治理的重要实践案例。

  近日,由荷兰桥梁设计机构 ipv Delft 联合 SPIE 公司研发的标准化可动桥项目——Hollandse Brug(荷兰桥),在哥伦比亚顺利完成跨洋运输与现场安装,成为模块化桥梁全球应用的典型案例。

  该桥最初在荷兰完成制造,设计团队对标准可动桥进行了结构模块化与运输适配优化,使其能够整体拆分并装入集装箱,以“套件”形式通过海运横跨大西洋运抵哥伦比亚。抵达现场后,各部件在预制混凝土桥台上高效组装并成功架设。

  Hollandse Brug采用齿条齿轮驱动系统与电动机械传动装置,具备启闭响应快速、结构运行稳定、后期维护便捷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高频次启闭需求的中小型通航河道桥梁场景。

  该桥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现了荷兰桥梁设计在模块化、可运输性与快速建造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也为国际桥梁标准化输出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体现了结构工业化与全球工程协同的广阔前景。

  近日,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科尔切斯特市政规划部门正式批准芬迪探索中心主动交通桥的设计方案。这座跨越萨尔蒙河的桥梁,将为步行者、轮椅用户及运维车辆提供通行条件,兼具通行功能与观景体验。

  桥梁全长约130米,采用木结构与梁下支承体系,由三座水中桥墩支撑。桥面设有观景与休憩平台,专为观赏“潮汐奔涌”自然奇观而设。该现象每日两次出现在萨尔蒙河,是由芬迪湾世界最高潮差所带来的独特地理景观,亦是该地区的重要生态旅游资源。

  设计细节方面,桥梁栏杆采用波浪式垂直线条,灵感源自原住民传统建筑中弯曲屋脊的造型轮廓,寓意文化传承与自然融合。整体方案被市政机构评价为“一项兼具文化象征意义与生态观赏功能的公共基础设施”。

  该项目不仅强化了本地绿色出行与公共通达性,也体现出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中融入文化认同与景观价值的努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蔚来乐道L90上市3天交付1976辆!李斌:闯入大型SUV整周销量TOP3,工厂已产能全开,将加快交付

  郑州95后硕士摆摊卖烧饼,2个月狂吸40多万粉丝!本人回应:一块钱一个,顾客多为小学生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电话:0898-66889888 手机:13988889999
 ICP备案编:琼ICP备88889999号